2013/2/22

義大利11天的美夢之旅--DAY9梵諦岡(2)梵諦岡博物館下/聖彼得大教堂


接著要介紹梵諦岡博物館中的兩個鎮館之寶:拉斐爾畫室、西斯汀禮拜堂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把將人生中近10年的光陰都貢獻給梵蒂岡博物館
這些大師留在梵諦岡博物館的曠世鉅作使它成為全世界最珍貴的藝術殿堂

拉斐爾畫室(Stanze di Raffaello/Raphael Rooms)
拉斐爾於西元15081518年間為梵諦岡博物館來繪製壁畫
牆上的濕壁畫極富盛名,這些壁畫反映出拉斐爾對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
拉斐爾1520辭世,遺作由學生完成
拉斐爾畫室我們參觀了幾個部份:君士坦丁室簽署室、波哥區火災室
君士坦丁室
(Sala di Costantino)
四面牆上都是巨型壁畫,分別描述四個與君士坦丁大帝有關的故事
天花板中央的畫作主旨是在彰顯天主教戰勝異教徒
簽署室(Stanza della Segnatura)四面牆壁一樣各畫了一幅大型壁畫
其中最有名的是拉斐爾詮釋哲學的雅典學院(The School of Athens),象徵人類最崇高的精神:真、善、美中的
拉斐爾將西方文明不同時期的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都集中再同一個空間裡
表現自身篤信人類智慧和諧,並讚美西方文明的智慧,畫中還把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自己都畫入
以下是用維基百科的圖來介紹畫中的大家比較有印象的人物
由左至右
 
6畢達哥拉斯,發明《畢氏定理》 
  7
亞歷山大大帝
12
蘇格拉底
14
柏拉圖
15
亞里斯多德
18
阿基米德,發現《阿基米德原理》國中理化被M=VD搞暈的人應該忘不了他的名字才是 
 R:拉斐爾

(維基照片)
我們要離開簽署室前,詹姆士叫我們看這幅畫,他硬是要說席維斯史特龍的祖先其實是義大利人
波哥區火災室(Stanza dell' Incendio di Borgo)此聽主要是描述公元847年在聖彼得教堂附近的一場大火,災民扶老攜幼逃生的場景
大火最後在教宗LEO四世的祈禱下,大火奇蹟似地熄滅了

博物館的壓軸:西斯汀禮拜堂(The Sistine Chapel Ceiling)西斯汀禮拜堂的畫作遍布整個空間,這裡之所以聞名全世界全是因為米開朗基羅所創作的兩幅壁畫
分別是在天花板上的《創世紀》和祭台後方牆壁的《最後的審判
這裡是博物館裡唯一不能拍照喧嘩的地方,以下圖片擷取於網路

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的大衛雕像極富盛名,因此1508年被教宗脅迫為這裡作他並不擅長的壁畫
他在悲憤的情況下,把自己關在裡面獨自設計創作,結果創造了世界藝術史上的奇蹟
我們仰視欣賞天花板不一會的時間,脖子就已經很酸痛了,何況是他用了四年的時間作畫
據說作品完成時,37歲的米開朗基羅看起來卻像個老頭子,可見其辛苦的程度


這組畫均取材於《聖經》中有關開天闢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
由左至右分別為神分光暗創造日、月、草木神分水陸
創造亞當
創造亞當這幅畫更是紅遍大街小巷,其中的構思體展現了米開朗基羅超凡的靈感
他以亞當的身體為中心,亞當似乎剛從沉睡中醒來,身體裡仿佛還缺少了力量和生機
上帝的手為他注入活力,這神指與人指的觸碰是整個畫面的焦點,也是整個《創世紀》的象徵

創造夏娃原罪─逐出伊甸園諾亞獻祭大洪水諾亞醉酒 就在天花板壁畫完工後的24年,當時的教宗又委託米開朗基羅為祭壇後方的牆壁繪製一幅畫
他就在藝術自由和政治駕馭的衝突之下,把鬱悶不平都表達在這幅《最後的審判》中,與早年製作的天頂壁畫連接在一起


最後的審判》也是聖經故事,在世界末日來臨時,正中間的基督舉起右手審判善者上天堂,惡者入地獄
米開朗基羅透過此主題也有暗喻羅馬在1527年的大掠奪之後,社會瀰漫在灰暗不安的氣氛中
他甚至把他討厭的人都畫到地獄裡,作畫的心酸還可從基督左腳下聖巴托羅謬(St.Bartolomeo)提自己的肉皮囊中可見
這個皮囊正是米大師自己的自畫像
西斯汀禮拜堂龐的走道出去之後可以直接到聖彼得大教堂的中庭
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若不是親自來這裡,真的很難想像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中有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光教堂走廊就氣勢非凡,美麗的天花板雕飾及挑高的門廊
教堂中間一共有五個門,右圖這一個是每25年才會開啟的聖門,下次開啟的時間在2025/12/25凡走過聖門的人,身上的罪過會得到天主的赦免,而門上16格的浮雕都是描述與救贖有關的故事
進入教堂之後真是驚嘆連連,牆壁上、天花板上,處處都是美輪美奐的藝術傑作
這裡可真是濃縮了人類文化發展過程中最精華的部份,世界上沒有其它建築能像聖彼得大教堂擁有這麼多的珍寶

教堂祭壇中心造型華麗搶眼的聖體傘(Baldacchino),貝尼尼所雕製的
聳立在聖彼得墓穴的上方,由4根高達20公尺的銅柱所撐起的青銅華蓋
總重達37千公斤,高達5層樓高,是全世界最大的銅鑄物,人在旁邊顯的非常渺小,近看實在是非常非常的龐大


聖體傘的上方是聖彼得大教堂的主圓頂,為米開朗基羅所設計
穹頂邊緣的一圈拉丁字,意思是「你是彼得(磐石),我要在此磐石上建立我的教會,並將天國之鑰交給你
當陽光透過圓頂照耀聖體傘,就像是光環圍繞,可以感受到教堂裡神聖又莊嚴的氣氛


教堂裡有另一個米開朗基羅在25歲時完成的雕刻品─ 聖殤像(Pieta)聖母懷中抱著殉難的耶穌,米開朗基羅賦予雕像的悲傷情感至今無人能超越當時沒有人相信一個年僅25歲的年輕人可以表現出這麼成熟卓越的作品
氣的他後來在聖母的衣服刻上"『MICHEL ANGELUS BONAROTUS FLORENT FACIBAT』"的字樣
意思是:從翡冷翠來的米開朗基羅做的(果然是年輕人),這也成了他唯一有署名的作品


教堂出來後旁邊有兩個制服鮮豔的瑞士籍警衛
姑且不看長的帥不帥,衣服實在太惹人注意了,大家爭相偷拍

教堂正對面中央的埃及方尖石碑頂端有一塊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遺跡

貝尼尼(Gianlorenzo Bernini)設計這個橢圓形、巴洛克式風格的聖彼得廣場,兩邊半弧形的設計是廣場的特色
由教堂上面圓頂俯瞰的造型就像教宗伸出雙臂,環抱所有的朝聖者,可惜跟團無法登頂一看






下一篇請點:義大利11天的美夢之旅--最終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